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快递行业的阿里兴起 ,得益于电商行业的站台之后爆发。而随着电商行业趋于平稳、圆通不再有几年前那般指数级增长的速递趋势之后,快递行业也迎来了一轮洗牌。却陷德邦物流被京东收入麾下,入阵百世汇通更是痛期被极兔收购,行业内的喜提你争我夺 ,让“三通一达”不得不开始谋划新出路。阿里 而作为“三通一达”里冒头最快的站台之后圆通
,在近年就铆足了力,圆通势要和阿里牢牢绑死,速递让菜鸟系成为自己的却陷大靠山 。而且从目前的入阵形势看来 ,其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成功上了阿里这艘大船之后 ,圆通就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了。 快递行业分化严重,价格战趋于白热化 早前新闻报道,在新时代背景下,快递产业作为新经济、新服务、新业态的代表,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慧化之间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与此同时,国内相关政策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即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 从手工填单到现如今的无纸化
、大数据填单 ,目前物流行业要重点着力于智慧物流的深化应用、物流供应链模式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物流等方面的建设,让物流这一衔接过去与未来的行业 ,变得更加现代化
。 而从数据上来看
,进入2023年之后
,国内快递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据相关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是业务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中通在市场占据的业务量最高,市场份额达到了20%以上,韵达和圆通仅次于中通;这三家快递公司在市场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0%以上。 业内人士介绍,尽管“三通一达”占据了快递市场份额50%以上 ,可在营收能力上,其却比不过客单价更高、服务质量更为出色的顺丰。顺丰2022年净利润达到惊人的54.5亿,同比暴涨197.6%;而业务量占据20%以上的中通 ,净利润也仅为46.46亿 ,同比增长也仅为55.23%,圆通就更加不必多说了,2022年净利润为39.2亿。 不可否认的是,电商行业发展让很多人放弃了实体店经营 ,转而投入电商行业或者是网上售货
,对快递物流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但如何才能让店家牢牢绑定物流公司,成为了许多快递公司发展的头等大事,价格战的便由此开始。 为了争夺一线市场的青睐,除了在速度、便利度上狠下功夫之外 ,快递企业也不得不开启自己的新一轮降价潮 。不可否认的是
,这也确实让许多商家深度捆绑了一家或者是两家快递公司 ,可压迫加盟网点或者是快递员的问题却此起彼伏
,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快递行业加强引导和监管,强化保障快递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和快递小哥合法权益”,是相关部门开始叫停价格战的开端
。但由于电商行业的竞争陷入白热化阶段,不打价格战根本无法赢得消费者需求“包邮”、商家需要更经济实惠
,且令客户满意的快递公司,这也使得圆通速递不得不铤而走险,继续坚持自己的性价比路线
,这也导致圆通速递的财报数据,并不是太好看。 投资净收益暴跌40倍,净利润再度下滑 圆通在近期发布了自己的2023Q1财报 ,财报上看似形势大好,可在一些投资者看重的关键指标上,却表现平平。 2023年Q1,圆通速递营收129.14亿 ,同比增长9.19%;净利润9.21亿,同比增长3.14%。虽然圆通速递在这些关键数据上,都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
,可反观同行们的2023Q1表现,圆通实在是有些逊色了。 申通快递2023Q1营收87.44亿 ,同比增长22.25% ,净利润1.3亿 ,同比增长27.24%;韵达股份虽然在2023Q1营收降幅达9.38%,但仍有104.75亿
,其净利润同比增长了5.36%,为3.65亿。 而且就圆通速递本身而言,其在2022年Q1的总营收也有118.28亿,同比增速达到了32.01%
,如今的圆通速递营收增速仅为个位数
,凸显的是其市场份额的日渐饱和
、市场需求的不断下滑
,这或许也是圆通速递加大在其他产业投资的一大诱因 ,奈何没有什么投资眼光的的圆通,在投资上摔了大跟头。 圆通速递的2023Q1的财务报表中
,有一组非常惹眼的数值
:投资净收益-1026.08万
,同比下降4189.32%;资产处置收益-625.44万,同比下降130.98%。 据公开渠道了解,圆通速递的投资战略是以快递业务为基地
,辐射到周边上下游企业。围绕这一策略
,圆通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建设智能化信息平台和购入固定资产 、设备等,旨在帮助圆通实现自动化运转,减少成本与出错率,同时实现网点扩建
,扩大服务范围,发展新客户等。 但快递行业作为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
,无论是仓储中心和运转中心,还是扩建终端网点、构建智能信息平台等,几乎都是固定资产 ,这也是为何圆通速递投资回报率一直在下跌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圆通速递似乎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频繁押宝的这类项目所带来的困扰:网点密集度过高之后,容易对加盟产生反作用 ,尤其是在菜鸟驿站频频抢占市场的形势下。更何况
,圆通已经决定与阿里系深度绑定 ,网点的部署其实已经可以部分依赖菜鸟驿站
,再加大力度去维护加盟网点
,着实有些摇摆不定的意味
。 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是投资客们一直以来的选择。据最新公开资料显示 ,菜鸟持有申通快递25%股份 ,阿里系持有圆通速递的股份超过20%,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持有中通快递股份8.8%股份。 分散持股的方式
,不仅能够有效地把控目前主流的快递企业,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渠道 、仓储建设
,这就是菜鸟的目的所在。但显然圆通也是这么想的 ,想要减轻自己的资金压力,可无奈的是,已经身不由己了。 口碑连连受损 ,圆通速递急需收心 若是投资是圆通速递在放长线钓大鱼,那么选择疯狂借款、填补自己资金链空缺的圆通速递,就是在豪赌 ,赌自己的未来能够撑起自己的野心。 2023Q1,圆通速递的短期债务33.36亿,同比增长17.47%;应付票据及40.73亿 ,同比增长12.51%
。而且一年内需要支付的非流动负债高达6.67亿 ,这庞大的资金压力难怪让圆通速递想要抓紧抱稳阿里这棵大树。 业内分析师介绍
,圆通速递想要迅速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做到的有两点:一是优化应收账款
,减少资金积压问题;二是提高客单价
,将资金成本转移到消费者或者是客户身上 。 后者显然是许多快递公司的最优选,尤其是讲究服务至上的顺丰 。顺丰在这两年实行网点优化
,撤销了许多原本部署在居民区附近的小站点,集中到了区域中心 ,以方便调度
。尽管这会造成庞大的用人成本增高
,但减少的租金成本,足够覆盖这一部分。 与此同时
,顺丰还大力部署丰巢寄件优惠,本身就主打B端客户的顺丰
,没有放弃C端的市场。借助快递柜优惠政策 ,结合顺丰同城、顺丰即日达等业务,顺丰的客单价本身就定在高位
,让利一部分也完全不会对营收造成太大困扰 ,而圆通速递就不一样,本身就是价格战的王者,想要再涨回去,与自己打自己脸几乎没有区别。 而且,圆通速递近几年致力于为加盟店赋能
,主要是在后端提供一系列的支持
,不干扰前端的运作,这也导致网点间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各大平台上,关于圆通速递服务不佳的帖子可谓是层出不穷 。 但不可否认的是
,哪怕是顺丰 、京东,都会有被客户投诉的问题,但被被央视3.15晚会点名批评,其贵州一级中转场被曝存在爆仓 、延误、丢件等问题的圆通,在近年仍不知要及时止损、亡羊补牢 ,也是令许多消费者和商户所不理解的。 快递,作为连接商家与客户的唯一桥梁
,其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快递行业的复杂性
、管理的难度也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不难看出
,圆通想要做一个扎根于新时代的快递平台 ,可当品牌的口碑不再被认可后,资金链不再稳定后,平台化改革恐怕也不会太顺利。 结语 圆通速递作为中国快递业的一员,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快递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但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圆通速递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服务体验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而圆通速递看重的数字化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在短时间之内 ,恐怕还不能够为企业带来亮眼的营收改善
。如何能够缓解资金链的压力
、遏制股价持续下跌 ,才是目前圆通速递的头等大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