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能够参加大运会非常自豪”(大运聚焦)

原标题:“能够参加大运会非常自豪”(大运聚焦)

7月29日,参加常自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选手宋翠芳夺得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女子南刀金牌。大运  本报记者 厉衍飞摄

7月29日 ,非豪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选手冯浩(男) 、运聚王黎敏(女)在成都大运会射箭反曲弓混合团体比赛中。参加常自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展开全文

7月29日  ,大运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选手曹茂园夺得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金牌 。非豪  本报记者 厉衍飞摄

7月29日 ,运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选手栗慧琳在成都大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决赛第一轮比赛中 。参加常自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尽管动作难度不大  ,大运但上了赛场还是非豪有些紧张 。”7月29日上午 ,运聚刚刚打完一套刚劲有力的参加常自南拳之后 ,曹茂园就和教练会合,大运冷静地复盘自己的非豪比赛 。几分钟后 ,所有选手比赛结束,没人能超过他的分数。9.770分,曹茂园获得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金牌  ,为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夺得本届大运会的首枚金牌。

3年的精心打磨,二十余载的埋头苦练,凝结在这套只有93秒的动作中 。“能够参加大运会非常自豪,相信我的表现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曹茂园说。

“我一直在调整呼吸,让自己沉下心来 ,好好思考每一个动作”

成都大运会是曹茂园参加的首场世界大赛,尽管已是国内顶尖的南拳选手 ,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29日早上不到8点,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中国大学生武术队就来到赛场一旁的训练馆开始热身,教练密切关注着曹茂园的动作,不时叮嘱 。

同样早早赶到武术比赛赛场城北体育馆的还有大批热情的观众。比赛开始后,他们对每一名参赛选手的表现都给予鼓励的掌声 。赛场气氛热烈,让等待上场的曹茂园很兴奋 ,一旁的中国大学生武术队教练喻波却犯了难 :“观众的热情让人兴奋起来,但对运动员来说也更容易出现失误 。”于是,在准备活动期间 ,喻波专门把曹茂园拉到场馆外“冷静一下”。反复提醒他牢记技术要领,控制住节奏 ,把每一个动作做清楚。

曹茂园排在第四位登场 。在观众的助威声中,身着红色武术服的他打出一套刚劲有力的动作 ,裁判给出9.770分。曹茂园说 :“我一直在调整呼吸 ,让自己沉下心来 ,好好思考每一个动作。”喻波赛后表示 ,曹茂园本场比赛的表现属于正常发挥。

“我们综合了多个拳种  ,找到适合他身材、形象和技术风格特点的动作,进行创编”

根据比赛规则 ,每名选手整套动作时长要在1分20秒以上,曹茂园本次夺金的动作共有1分33秒 。喻波说 ,短短93秒 ,整个团队花了3年时间精心编排 ,一招一式都经过了仔细打磨 。

南拳的特点是刚劲有力 、手法多变 。在男子南拳项目参赛运动员中  ,身高1米76的曹茂园比其他选手个头高很多,做动作容易显得松散。根据他的身体条件 ,喻波综合了蔡李佛、大小洪拳 、客家拳等南拳拳种,为他创编动作。“我们综合了多个拳种 ,找到适合他身材 、形象和技术风格特点的动作,进行创编 。”喻波说。

93秒的一套动作中 ,曹茂园的动作数量非常多 ,比较罕见 。喻波表示 ,动作越多  ,选手的风格表达就越充分,但也意味着选手的体能消耗就越大。“曹茂园能够驾驭这套动作,得益于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可以将整套动作的冲击力充分表现出来 。”喻波说。

这场比赛,曹茂园将“量身定制”的动作完美展现,背后是对自己力量、体能等方面的不断磨炼。“我们在训练中特别强调选手的身体素质 ,着力提升他的体能和力量 ,从而使这套动作不断精细化。”喻波说 。

“夺得大运会金牌是我的一个起点 ,未来我还要争取更多的金牌”

今年25岁的曹茂园来自成都体育学院 ,习武时间已经超过了20个年头。在喻波看来 ,这段习武之路并非一马平川,而是历经坎坷 ,“他小时候拿过很多冠军 ,后来成绩有所起伏 。”

2021年进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成为曹茂园运动生涯的转折点 。首场比赛失利后 ,曹茂园经过调整,在后两场比赛中越比越好  ,最后在南棍单项中获得了第三名。“要是在以前 ,他第一场比不好后面就一塌糊涂了。”喻波说 ,“正是这次比赛 ,让他成熟起来,以后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

如今面对比赛 ,曹茂园比以前更加成熟,开始注重总结每一场比赛的得失 。“以前总觉得是和别人比,现在更多是和自己较量 。”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便夺得冠军 ,曹茂园更愿意将此当作自己习武生涯一个新的起点 ,“夺得大运会金牌是我的一个起点 ,未来我还要争取更多的金牌。”

曹茂园还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推广武术项目 。“大运会也是传播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平台 ,期待我能够让更多人接触武术、了解武术 、爱上武术。”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0日 05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