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B站最良心的动画项目之一,如何为国产动画寻找“光源”?

原标题:B站最良心的光源动画项目之一 ,如何为国产动画寻找“光源” ?

作者 / Pel

一个月看315部动画是站最良之何找什么体验?

经过整个夏天的征集和评选 ,9月26日  ,心的项目由哔哩哔哩发起、动画挖掘青年动画新星的为国原创动画短片赛事「第五届寻光小宇宙奖」(以下简称小宇宙)正式落下了帷幕。

在上海的产动颁奖典礼上,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画寻动画人 ,刚刚瓜分了近百万元人民币的光源总奖金。

来自广东的站最良之何找青年动画人林俊健,刚刚凭借他在多摩美术大学的心的项目研究生毕设《夜猫》,摘得全场最具分量的动画小宇宙金奖,性格腼腆的为国他,上台领奖时似乎还沉浸在错愕和惊喜的产动心情当中。

展开全文

《夜猫》导演林俊健

B站副总裁张圣晏为其颁奖

这是画寻一部讲述火焰猫猫在颓圮乐园冒险的无台词二维动画。看似简单,光源却在情节高潮处收获满屏弹幕赞誉;内行更是一眼就能看出 ,其在美术 、原画 、分镜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李豪凌(《时光代理人》)、林魂(《雾山五行》) 、何小疯(《伍六七》)、邹靖(《长安三万里》)……来自动画相关行业的众多资深前辈严格评审出十余部小宇宙获奖作品。获奖者除了收获丰厚奖金激励,更有机会得到宝贵的项目开发支持 。

今年寻光小宇宙奖获奖名单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而在今年,动画学术趴成为了小宇宙的深度合作伙伴。我们设立了「学术趴优选」专区 ,独立评出了4个“奇奇怪怪”,又很符合动画人特征和喜好的奖项 。

因此 ,学术趴编辑部的大家,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看完了全部315部动画短片 。

享受  、疲惫、惊喜、纠结……经过这一次沉浸式看片的洗礼 ,我们也对B站的动画短片生态产生了新的理解。

01

《爱死机》《中国奇谭》《胶囊计划》……这些知名动画短片近年赚足眼球 。但实际上 ,国内每年的原创动画短片中,商业项目寥寥无几 ,除却少数追求艺术表达/为爱发电的独立动画,占比最大的 ,其实还是各大院校的动画专业学生毕设 。

2019年金奖作品《阿莉塔的睡前故事》,脱胎于摔跤社创始人蹇单和张逸兴的北京电影学院毕设《阿莉塔的试炼》

2020年金奖作品《记忆管理局》 ,则是刘文钰和李书宇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潜心打磨的炸裂原创短片

学术趴曾接触/采访过大量毕设短片作者,在笔者印象中,国内学生毕设最常见的题材有两类 ,本次的观看体验也大致符合预期:

一类,是取材个人成长经历 ,尤其讲述原生家庭的「童年回忆」;另一类,则是把动画角色当作喻体 ,来阐释或批判现实的「社会寓言」。

中国美术学院李涵导演的毕设《蘑菇》  ,就是其中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之一:主角通过自家花盆中长出的蘑菇,联想到自己的蘑菇头发型,以及那些身为女性自卑 、尴尬、羞耻的生活情结 。

尤其是短片的3:31-3:54,短短这一个镜头  ,相当成熟耐看 ,令我们回味良久 。

从旋转的蘑菇/人像、角色被操控再摔落、再到扒开花盆反观自身 ,《蘑菇》为我们展示了视听语言与叙事之间的绝妙结合 。

因此,我们决定将学术趴优选「一卡封神奖」颁给了它 。

当然 ,作为B站「寻光计划」旗下的项目 ,除了艺术表达和制作水准 ,独立动画短片中的商业开发潜质也是历年小宇宙的重要考量标准。

寻光计划:B站国创动画人扶持计划 ,包含胶囊计划 、小宇宙奖 、原石动画大赏等项目,为不同阶段的动画创作者提供全方位扶持

今年的小宇宙入围短片中,也不乏故事性更强、更具有IP拓展性的作品 。

编辑部尤其明显感受到的一个创作趋势,就是以荣获小宇宙银奖的两部科幻短片为首,今年的作品池里涌现了不少科幻题材的故事 。

《魂砌》脱胎于郭仲杰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继续打磨的原创项目。故事发生在近未来,人们将遗体变成城市的建筑 ,不愿被“魂砌”的逝者“灵魂”(携带记忆数据的电磁讯号)如孤魂野鬼般在无线网络中游荡,因此,未来社会配备了负责“赛博驱魔”的机器人  。

上述设定乍一看颇有赛博朋克的味道,但其讲述的故事内核——祖辈对小辈的关爱和付出 ,生者对亡者的追念和敬畏——却体现了非常传统 、非常本土的中式家庭和生死观念。

另一部银奖作品《余象》由概念艺术家MV8创作,曾参与过众多大牌商业项目的他  ,在疫情期间耗时三年独立创作了这部高精度的原创CG短片,一人完成了几乎所有的概念艺术、分镜、关键帧 、建模和动画工作。

一段星际地下物流配送生物组织的奇遇之下,《余象》用海量细节打造了一个囊括迷幻体验 、外星异形 、科技巨头、生命伦理等要素的庞大世界观 ,相信只要是看过的观众,都会惊叹于它的制作细节和完成度 。

02

看得越多,笔者也越能归纳出不同院校的整体风格特色,有的更多人文关怀 ,有的更多搞怪逗乐,有的更多风格化表现……

尽管制作水准和创作风格各异 ,但这这些作品都饱含了青春的活力——从他们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窥探出下一代青年动画人的样貌。

五年来 ,寻光小宇宙奖持之以恒地扶持这些创作 ,在各大院校和动画行业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今年 ,小宇宙稿件总播放量突破2500万次,更吸引到了圣马丁 、谢尔丹、纽约视觉等众多海外院校的作品投递。

B站动画制作中心总经理李豪凌在国创大会上介绍今年的寻光小宇宙奖

实际上,从小宇宙的奖项设置 、扶持力度  ,及其所属的「寻光计划」历年动向就可以看出——小宇宙从创立之初 ,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画饼”活动 ,而是采取了更加贴近创作者的姿态,为动画创作提供切实的扶持 。

具体而言,寻光在制作阶段就会联系高校与团队,提供针对性的扶持 。今年为100余部学生作品提供了配音   、配乐 、渲染等各方位的合作资源及资金扶持,甚至还会给学生额外提供校招和实习内推机会 。

以荣获最佳美术奖和学术趴优选「关爱三次元奖」的《地风筝》为例,谈及寻光的扶持,主创这样对我们说道:

“我们天天在学校里就是画画和学习,很少(有机会)认识优秀的作曲家或配音工作室 ,然后小宇宙一下子跟我们说可以帮忙沟通(并提供资金支持和学生折扣价) ,对我们来说是超级大的一个帮助!”

“跟我们对接的B站老师非常温暖 ,每次都带着(创作扶持的)好消息出现,就像‘天神下凡’一样 !(笑)”

获得小宇宙扶持 、由北斗企鹅参与配音的《好想养猫》《游戏决斗日 !》分别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 ,也在今年表现优秀,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而作为一家以年轻用户为主的中视频平台,动画短片本身在B站就有着可观的流量曝光 ,许多创作者原本也是B站的忠实用户。这让小宇宙的作品生态 ,天然比传统动画节展更加参差多态。

在B站,我们可以看到《Sewing Love》这样极致写意表达情绪的海外毕设;《呱呱呱》这样探讨原生家庭“标杆效应”的人文故事短片;甚至还有《荒地之子与AI与青铜斧》这样用Live2D制作 、神秘诡谲的“OC动画”。

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审美和文化圈层 ,其中有些短片或许并不被包含在传统动画节展的评判体系之内 ,在小宇宙 ,却能毫不违和地同台竞技。

对于那些画面精致、立意独特的作品,B站观众不会吝啬赞美;对于那些向商业动画看齐、承载原创梦想的动画 ,观众也会热情鼓励、提出建议,甚至主动报名参与;即便是看似小众的意识流实验动画,也总能收获真诚共情和用心解读  。

——寻光小宇宙不止是奖项评选,更提供了多元的评价体系 。

小宇宙参赛作品《绿舟》《良药》《Stay》及其评论区 ,都令笔者印象深刻

03

在笔者看来  ,在为动画打上“独立”“商业”“小众”“IP”等标签之前 ,寻光小宇宙更可贵的一点,莫过于寻找到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公约数”  :用「青年动画人的作品和才华」连接了平台 、创作者、观众和业界的焦点——让动画扶持回归动画本身。

B站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与展示平台 。即使未能获得大奖,其积累的播放量和受欢迎程度 ,也有可能成为学生毕业求职 / 商业项目寻求开发的敲门砖 。

在过去,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相对封闭的行业环境,许多青年动画人常常陷入“毕设即最后一次原创”的窘境 ,而「寻光小宇宙奖」 ,便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 ,让他们获取更多曝光和扶持 ,更好地走入大众视野和动画业界 。

五年里 ,许多曾在寻光小宇宙中崭露头角的创作者,如今已加入动画行业 ,参与《中国奇谭》《胶囊计划》《时光代理人》《记忆管理局》《凸变英雄X》等动画项目 ,对青年动画人的扶持,已经落实到了许多具体的成果上 。

「让动画被更多人看到,扶持年轻人的创作」,不止是B站的商业驱动 ,也是创作者最朴素的愿望 。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支持我们 | 学术趴是怎样养活自己的 ?

不想进大公司打工的动画人,有哪些生存路径?

传说!传说!童年回忆《封神榜传奇》的幕后故事

女性互助, 抢走骨灰…这部漫画为何让人爆哭

分享到: